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

非洲不一樣的審美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1. 史瓦濟蘭蘆葦節Zulu reed dance
一年一度的選妃盛大慶典,共持續8天,必須手持蘆葦進場,且必須是未婚處女。在那8天,他們會載歌載舞,盡情的狂歡,展現他們的青春魅力。而國王會在第7天的晚上,在舞會找尋自己喜歡的妃子,並在最後一天宰殺牲畜慶祝。目的除了找王妃之外,是鼓勵少女在未婚前保持貞操,避免婚前性行為,因為史瓦濟蘭是愛滋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,有四成的人感染愛滋。

2.肯亞馬賽人Massai People耳多吊飾/馬賽戰士髮型
在東非肯亞、坦尚尼亞境內的馬賽人也有他們特別之處喔,他們會14歲成  年禮時在耳朵以火針穿洞、垂釣掛飾,能夠把耳垂拉越長越好、越美!另外,馬賽人中著名的馬賽戰士以細長、楮紅色的長辮子(dreadlocks、African locks)聞名,在馬賽也只有馬賽戰事能留這樣的紅色辮子,女生則恰恰相反,剃成光頭。

3.納米比亞The Republic of Namibia女生一生不洗澡塗紅泥(南非西北邊)
在納米比亞北部的辛巴族女生,全身上下塗抹紅泥,故也稱作「紅泥人」。
為什麼呢?因為他們的環境一年間大部分都是豔陽高照,紅泥有抵擋豔陽、蚊蟲叮咬的作用,而冬天氣溫低,紅泥也可以封閉毛細孔,達到保暖的功效,紅泥也能除去身上的不乾淨的地方。因此他們不用透過這種方式保持乾淨。在當地,女生把紅泥當「高級化妝品」來使用。

4.莫桑比克Mozambique、蘇丹Sudan紋面(南非東北、東北非)
非洲東北邊的蘇丹人,紋面除了是成年的象徵外,也代表不同部落、種族間的標誌,也成為美的象徵。而他們傳統的紋面方式是用火炭烙出點點花紋。
另外,在莫桑比克孔德族,會在臉部紋上W或幾何圖形,除了強化美感外,另一個說法就是避邪,這點跟台灣原民的紋面起源頗為相似。

5.
結尾:粉絲頁的po文作為結尾
美是無所不在的,西非迦納知名的服裝設計師Amey-Obeng顛覆了美的定義,她強調「黑」即自然、漂亮,她想讓擁有黑色皮膚的女生了解,美麗是與生俱來的,美是一種觀念,如果你能有正確、自然的心態,那你的美是由內而外散發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