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

小編小事


自從去實習後,才慢慢發現寫長文是怎麼一回事。(但這篇不會是長文啦)

對我來說,找海量的資料、資訊不是最困難的,反而是取捨之間,用與不用,以及最後的整理、校正等等。(不過在打這篇的同時,卻有一篇非洲的文章一直放著不理它,放到有點發霉的程度,是那種如果變成作家一定會被編輯追殺的地步。)

感謝有部落格的存在,在FB動態隨時被刷新的現在,部落格的文章卻能一直保存,而通常一篇文章也不會只有短短幾個字,排版、間距、字級大小也可以自己選擇,不用受限於FB版面,圖片、影片、歌曲更是想放多少就能放多少。

還有一點重要的是,在FB這樣人聲吵雜的地方,BLOG讓我可以歡樂做自己,不管是喃喃自語或記錄一些生活小事,都不用擔心奇怪的眼光看待,更不用避諱打卡拍照會被主管或長輩 "關注"之類的問題。之前無名時代時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歌嵌入網誌首頁,讓人一打開就有回家的熟悉感,這些都是FB沒辦法取代的。


扯遠了,來聊聊現在寫長文的心得吧!


覺得有一點很重要的是,長文很注重邏輯通順、易讀性,還有眼球的吸睛度(這點真的很難掌握,除非是趣味性質的,或讀者本身想知道更多。)

邏輯對我來說是一大罩門,尤其寫寫寫到後來不知不覺地偏題、花邊太多等等,都需要自己隨時注意。
而易讀性我想跟順序有關係吧!有時平鋪直敘的寫下來不是不好,而是無法激起讀者想看的、更進一步探索欲望,因此,有時順序對調是需要的(但也不是絕對)。其實,我自己認為,寫文章如果能點燃觀眾心中的小宇宙,就算小小成功了(就算一篇只有一個燃燒了小宇宙也行阿!)不過,這也跟每個人喜歡文章種類不同有關,環肥燕瘦都有人愛,要剛好一擊命中有時也需天時地利,才能人和呀。

第三點是眼球吸睛度,不外乎是加圖片、影片等等,最近越來越流行一行少少的字加上大量的圖片,或不到100字敘述一部影片就成了一篇文章了。本身認為沒有不好,如果文字解釋夠清楚或照片影片本身已經精彩到筆墨無法形容,但往往看到的並非如此。有些時候加註文字反而顯得多餘。

最近拿到了兩年前散落他鄉的畫冊了,於是自己心中有個疑問:
到底畫好一幅完整的畫,或者寫完一篇長篇文章,哪個來的困難?

我想,如果困難度是用花費時間長短的衡量的話,那應該是不會有結果的。我唯一能確定的是,文章能有個結尾,但圖畫卻不會有最好的一刻,因為完成的那一刻就開始凋零、衰敗;同樣的,文章能夠出現在網路、書本或電子書上,以任何形式保存,但圖畫一旦以科技產品的形式出現,就少了原本的感覺。想像你在電腦上看到的油畫,永遠不會比到現場觸碰它凹凸不平的表面(如果能觸碰的話)、聞聞顏料散發的氣味、注意每個角度不同的刻痕、燈光下產生的陰影、作者是以怎樣的姿態繪畫、甚至注意到某一撇可能是不小心畫錯來的真實。

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,不管是畫或文章,兩者都是需要慢慢琢磨與推敲,不管時間多久,就當作給自己的磨練吧(這樣一想寫文章的角度就放更慢了 :p)

來一首歌作結: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