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

六星級飯店主廚江振誠:沒經過挫折的熱情沒有價值by 天下雜誌


江振誠只有高中畢業,但他是印度洋上六星級飯店的主廚。他沒有上過一堂法文課,但他的履歷全是用法文寫成。料理沒有國界,只有詮釋方式的不同。江振誠如何以一個台灣人的身分,做出全世界都感動的法國料理?

印度洋上的六星級飯店Maia,是個私人小島的渡假村。客人多是歐洲皇室或富豪,到渡假村要先坐私人飛機到小島,再轉搭直昇機到渡假村。島上只有三十個房間,最多不超過六十個客人,每晚住房新台幣十五萬元起跳。

鏡頭繞到廚房裡,穿著白挺的廚師服忙來忙去的,多是金髮白膚的西方人,當中有個唯一留著黑髮小平頭的高大亞洲人,他是Maia的主廚,Andre Chiang。

Andre Chiang二十歲就是間五星級法國餐廳的主廚,曾經兩次被《時代》雜誌報導為「印度洋最偉大的料理」,Discovery頻道「二○○六亞洲十大最佳青年主廚」、頂級餐廳指南《Relais and Chateaux》「二○○六全球最佳一五○位主廚之一」。

Andre Chiang有個中文名字,叫江振誠,今年三十一歲,是在台北士林長大的台灣人。

面對理想:同學去玩,他去上班

這不是一個天才廚師的故事。

小時候,江振誠並不是生長在一個富裕的家庭。但是曾經在日本的中國餐廳工作十年的江媽媽,燒得一手好菜。江振誠在學校裡,便當永遠是最大、最豐富的。江媽媽絕對不蒸便當,都是吃飯前三十分鐘,她在家裡馬上炒,騎摩托車送到校門口。

每天吃飯的時間,就是江振誠最滿足的時候,「料理是一個東西Complete your day,讓你覺得今天是很完整的,是一個最原始的感動,這是讓我想當廚師的原動力,」他說。

江振誠從十三歲就在各大飯店打工。高中時,江振誠念的是餐飲管理,每天下午四點下課,他跟同學坐同一輛公車到台北北門。但江振誠總是先下車,因為他是要到希爾頓上班,同學是要去西門町玩。

前後在希爾頓、亞都麗緻工作的歷練,江振誠二十歲當上西華法國餐廳的主廚,是有史以來台灣最年輕的法國餐廳主廚。

「他對自己的專業有無比的熱情,極富創意和品味,」西華飯店總經理夏基恩(Achim V. Hake)對江振誠印象深刻。

命運在他二十一歲那年來扣門。

那時,西華每年有一次到二次,會請法國有名的廚師來做示範。江振誠想盡辦法邀請當時南法最偉大的廚師Jacques & Laurent Pourcel兄弟來台灣,Pourcel兄弟過來之後,江振誠跟他們共事十天。

十天過後,Jacques & Laurent Pourcel就問江振誠,「你要到法國嗎?」江振誠也什麼都不怕地就說,「好啊!」當時江振誠一句法文也不懂,Jacques & Laurent Pourcel一句英文也不會講,都是靠翻譯溝通。但是江振誠覺得自己可以勝任,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到。「在台灣人家說你很棒、你做得很好,你習慣了這種掌聲,」江振誠說。

江振誠不知道接下來還要做什麼,要往上爬到哪裡?「在台灣,如果我二十歲是這樣,那我三十歲要做什麼?接下來是很有限,沒有太多往上再突破的機會,」他思索著。江振誠把摩托車賣掉,所有的積蓄十五萬帶在身邊,重新開始。

到了法國,江振誠每天工作十六到十八個小時,只睡三到四小時。第一年一毛錢都沒有,只有個睡覺的地方,沒有冷氣,沒有暖氣。江振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上班,因為一休假吃東西就要靠自己。

工作上辛苦之外,壓力最大的是在Jacques & Laurent Pourcel旁邊,有太多的精英。能進到這間米其林三顆星餐廳工作的人,都是千挑萬選精英中的精英,「我根本連洗菜都洗不過人家,」江振誠說。江振誠是唯一的亞洲人,其它全部是法國人。所有的人都在看,為什麼這個黃皮膚的人可以在這裡工作?他有什麼能力在法國工作?

上班的時候,主廚已經罵到臉紅脖子粗,但是江振誠一句話也聽不懂,主廚已經捶桌子了,但他還是聽不懂。「你很急,你就快崩潰了,但是你還是聽不懂,他要什麼你不知道,我覺得那是最可怕的,」江振誠說。那一年,江振誠瘦十六公斤,他吃得很多,但是精神的壓力,讓人瘦得很快。面對成就:成功很難,不斷成功更難

當所有法國人都用異樣的眼光在看江振誠時,Jacques & Laurent Pourcel的感受比江振誠更大,但他們從來沒有說過要江振誠走路。「他都沒有放棄了,為什麼我先放棄。他都沒有說話了,我怎麼可以說,我不想做了,」江振誠說。

從法國人身上,江振誠學到一件事。Jacques & Laurent Pourcel在南法一個小鎮長大,十五歲學做菜,二十三歲開這個餐廳,十年後他們是南法最偉大的廚師,《米其林指南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三顆星法國餐廳主廚,這是全歐洲廚師的最高榮譽。

但到現在為止,Jacques & Laurent Pourcel也是一天十六小時待在廚房中,做他們十年前在做的同一個動作,「成功很難,不斷成功更難,你可以看到他們引以為傲的堅持,」江振誠說。五年的磨練過後,二十六歲的江振誠晉升主廚,代表Jacques & Laurent Pourcel到東京、曼谷。

帶領一群比他年紀大、資歷比他久的世界廚師做法國菜,江振誠除了能說四國語言(中文、日文、英文、法文),更重要的是廚房沒有太多其它的情緒,只有「專業」二個字。「今天這個菜好不好吃,是騙不了人的。不管你有五年、十年、二十年經驗,東西一炒出來,馬上就知道,」江振誠說。

面對挫折:只要是對的,就跟牛一樣一直做

可以說江振誠很幸運,躍上國際舞台,似乎就是機緣巧合。二十一歲的他一句法文都不會,就被Jacques & Laurent Pourcel欽點到法國工作。但在這之前,江振誠已經有近十年的廚房經驗,他每天打二份全職的、八小時的工。

Jacques & Laurent Pourcel來台灣時,要江振誠早上五點來,他就五點到,工作到隔天早上,沒有一句怨言。「我一直不覺得我是個天才型的人,我很努力,非常努力,」江振誠形容自己,「我是金牛座的人,很固執,自己認為是對的,就一直做,跟牛一樣。」

機會來時,江振誠不會先想這個工作是不是很辛苦,能帶來什麼回報,只要他覺得這件事是對的,他就做。「不能通過挫折考驗的熱情,沒有價值,」這是江振誠最喜歡的一句話,「每個人都有想做的事情,都有自己的理想,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通過挫折的考驗。」

現在江振誠每一、兩年才回台灣一次,每次回來只待一個禮拜。但台灣對他而言,是永遠的家,就像回到小時候,喜歡吃的東西還是蚵仔煎、甜不辣,「那些感動是不會變的,讓我充滿電,然後再出國,」江振誠說。

料理沒有國界之分。料理在不同國家,是當地生活的一部份,是在地的歷史、文化、態度跟溝通語言,「好吃的料理是沒有界限的,只是用不同的語言來解釋同一個字,」江振誠認為。

下一步,江振誠希望回掌歐洲市場,在法國料理的家鄉,做出連法國人都拍手叫好的料理。 江振誠只有高中畢業,但他是印度洋上六星級飯店的主廚。他沒有上過一堂法文課,但他的履歷全是用法文寫成。料理沒有國界,只有詮釋方式的不同。江振誠如何以一個台灣人的身分,做出全世界都感動的法國料理?

文章來源: 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03682#

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

「金磚五國銀行」成立!對南非,甚至整個非洲的影響為何?

第七屆金磚五國高峰會於7/14登場,各國領導人齊聚巴西,決定共同出資,成立一個金磚五國銀行(或新開發銀行NDB, New Development Bank)。

金磚五國由巴西(Brazil)、俄羅斯(Russia)、印度(India)、中國(China)和南非(South Africa)組成。資本1000億美元中,中國所佔的資金將最大,達410億美元,巴西,印度和俄羅斯各佔180億美元,南非出資50億美元。

那到底這銀行對發展中國家的幫助又有多少呢?南非Mail&Guardian記者以南非、整個非洲為例,試圖分析金磚五國究竟對非洲能有什麼幫助?

1.      積極投資基礎建設
根據今年年初貿易公司Trafigura的調查指出,發展中國家投入基礎建設的資金,須達每年20美元,直到2020年為止。而這些國家大多指向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國家。
成立金磚五國銀行,或許能協助基礎建設上財物的問題。但另一個問題是,金磚五國銀行的缺口達1兆美元,這些錢大約等於非洲一年所需的基礎建設投資額。當然,光靠金磚五國是無法達到的,除了找出主要投資者外,也可透過世界銀行、主權財富基金來補資金缺口。

2.      興建基礎建設所需的專業訓練
俄羅斯將協助南非訓練核電工業相關人員,將陸續分批派約200名赴俄羅斯大學和教育機構訓練。另外,俄羅斯國營核能公司(Rosatom)負責人Sergey Kiriyenko表示,該公司考慮與南非能源部合作,在南非成立核能資訊中心,以交換核電工業資訊及建立最佳範例,以深化雙方核電合作關係。

南非能源部表示,南非目前營運中的Koeberg電廠為非洲唯一核電站,未來新建核電廠將有助南非打造核電工業,其中本地製造之零組件將佔40-60%,除可創造3萬個就業機會,另可帶動週邊產業約160億美元商機及50億美元之稅收

3.      協助南非出口商品
除了基礎建設投資外,金磚五國也能協助南非出口高價值的商品到另外四國鄰近的區域:南美洲、亞洲、東歐。根據2014年南非外交部調查指出,南非與金磚五國的貿易穩定成長,1955-2011年,南非出口至俄羅斯的貿易總額從50億增加到250億。但南非主要出口貿易夥伴還是中國,接下來才是印度、巴西及俄羅斯。
大多數國家為了保護國內商品市場,不會開放其他國家進口高價值的商品,但這對於正實施市場開放的中國是不足夠的。因為語言隔閡、貿易管制及官僚體制的關係,讓其他國家不容易出口商品到中國。如要打破層層阻礙需倚賴金磚五國間協商及外交技巧了。

金磚五國銀行計畫於2012 年時在印度的高峰會提出,隔年於南非德本正式簽約。雖然計畫內容會依每個國家投入資金做個別分配,但大家心知肚明,這次的大資本家─中國,理所當然地擁有比較多話語權,甚至能決定金錢流動方向為何。因此,雖然非洲的投資基礎建設需要大量資金,但中國未必100%願意幫忙,但這次金磚五國的成立,的確是非洲值得把握的好時機。

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69409# 






2015年7月18日 星期六

一紙被扣留的畢業證書,對貧困學生的雙重打擊

2008年,南非大學生Molewa準備要畢業之際,因積欠9970蘭特(約台幣30000元)的學費未還,只收到學校給他的空白信封,裡頭原本應有他媒體藝術學士學位的畢業證書。到今年,32歲的Molewa仍拿不到他的畢業證書,只能靠打打零工勉強餬口。
沒繳學費無法畢業,聽起來像是他個人的問題,殊不知像Molewa這樣的案例,已經變成南非普遍的社會現象之一。Molewa說,原本學生資助計畫(NSFAS, National Student Financial Aid Scheme’s )會幫他負擔學費,但最後一年NSFAS計畫停擺,他的學費也就沒有著落。
Molewa住在偏遠郊區,家境貧困。身為獨生子的他,除了要按時寄錢回家外,還有一個1歲大的兒子要養。原本想成為新聞記者,現在卻只能做些低技術的工作,微薄的薪水讓他連維持家計都有困難,更不用說還昂貴的學費。剛開始時,他甚至沒錢吃飯,只能每個月跟家裡借200蘭特(台幣600元)過活。
「我大學朋友們現在都有不錯的工作,也過著不錯的生活,但我連找基本的實習工作都有困難,就算是學校開了學歷證明都沒有用。面試時面試官會告訴我:『你沒有畢業證書,但(媒體業)求職者每人都有證書。』如果有證書的話我早就順利找到工作,付完學費了。」Molewa無奈的說。
好消息是,Molewa的故事被當地媒體Mail & Guardian報導後的一個禮拜,就獲得在約堡發展銀行工作的澳洲人幫助。這位不願意透露名字表示,他只是做了發展銀行要做的事,讓Molewa順利還清學費。
根據學校的資料顯示,南非的有色人種或黑人每年只有5%以下的人能成功畢業,50%以上的人在一年級時就無法完成學業,而絕大部分都跟繳不起學費有關。事實上,扣留證書是學校要學生償還費用的慣用手法。如Molewa讀的林波波大學(The University of Limpopo),學生拖欠債務已累積了5億多蘭特(約台幣17億),可說是不得不的手段。
但南非國會卻對這項政策不以為然,多次摃上高等教育部。「只有少數富有的學生能拿到證書,這樣下來只會造成惡性循環,學生的一生都可能因這樣受影響。」對此,高等教育部的回應是「現今大部分的學校財務緊縮,要調整方向需要一些時間。」
林波波大學發言人則表示,政府應該提供其它的選擇方案來解決現今財務困窘的問題,畢竟,Molewa絕非特例。對大多數學生來說,此舉除了讓他們生活雪上加霜,擴大貧富鴻溝外,更讓數百萬人失去潛能發展的機會,造成社會的隱憂。
參考來源:http://goo.gl/BvSgNthttp://goo.gl/d5K2Va

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

TNL Intern...To be continued



A. 「包頭巾」的大鬍子美國隊長怪怪的?何不先從了解錫克教開始-

B. 他們的未來都是夢...11張圖看懂全球6000萬難民的悲歌

C. 巫毒教就是「與魔鬼打交道」?好萊塢電影沒告訴你的五大迷思-
D. 背下9年刑期的安哥拉人權記者:「血鑽石」幕後黑手不是在位32年的總統 而是大多數選擇沉默的人們

E. 擁有豐富礦產能源又如何?跨國企業是這樣從非洲身上A走600億

F. 歐盟出任務:當地中海成了「死亡之海」,數以千計的難民該何去何從 ...

G.「為什麼你要攻擊我,只因我是外國人?」南非的「排外事件」是政治操弄 ...

H. 黑暗大陸的同志悲歌:從西方進口的不是同性戀,而是對同性戀的恐懼

I. 非洲總統「萬萬歲」:全世界前20名「長壽」元首,他們就囊括一半...

編輯文章:

a. 「去非洲會曬很黑吧?他們是不是都說土語?」讓肯亞志工破解你的3大迷思(讀者轉載)


莫三比克通過同性戀除罪化,但下一步要怎麼走?

就在上禮拜美國歡慶同性平權法案通過後,非洲南部的莫三比克也將同性戀除罪化,對兩個國家來說,都是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。非洲只有少數國家,如南非、象牙海岸等,將同性戀合法化;多數國家仍脫離不了「恐同」陰霾,烏干達與奈及利亞去年通過「反同性戀法」,大開人權倒車。
莫三比克於1975年自葡國獨立後,就不再沿用殖民時(1886年)的反同法:「習慣從事惡性、且違反自然法規的人(指同性戀者),將被處三年以下勞役。」但這次同性戀合法化,可說是獨立40年後象徵性的一刻。
然而,莫三比克唯一的同志團體(Lambda)的發言人Carina Capitine表示:「我們歡迎新法律實施,但老實說,我們並不覺得這對LGBT社群在日常生活中造成任何改變。」Lambda向莫三比克政府爭取認可已經7年,但莫國政府至今仍無表示。即使如此,Capitine說:「很多人已經想爭取同志婚姻或小孩認養,但對我們來說,爭取政府承認才是關鍵的一步,我們不會輕易放棄。」
跟其他非洲國家相比,莫三比克對LGBT社群來說是更友善的環境。Capitine說:「在這邊,LGBT社群不會像在其他非洲國家一樣受到暴力攻擊,但我們仍受到歧視。像父母會跟我們說:『除非你改變自己,不然不要住這裡。』」
雖然主流媒體上選擇忽略這則新聞,報紙、電視上也不多加報導,但網路上(如臉書或部落格)的討論度卻節節升高,提供LGBT社群們另一個表達空間。同志運動領袖Dercio Tsandzana說:「從法律上及Lambda爭取認可的事情來看,政府不會抵制同志,但也沒有真正接受。這不是件簡單的事,但我們必須勇敢開口。」
莫三比克前總統Joaquim Chissano,之前曾寫過一封公開信給非洲各國領導人,呼籲不應以性別、種族、年齡、性取向或任何評斷去歧視他人。「身為非洲人,我知道這些想法長久以來都不受支持。但我們不妨退一步看整個人類歷史,將會驚訝地發現,這是人權及自由前進的一大步。」
雖然,肯亞及波札那的LGBT社群取得合法認可,去年非洲人權與民族權利委員會(African Commission on Human and Peoples’ Rights)也通過一項決議,呼籲各國領導人保護LGBT社群的自尊與人權。
但根據國際人權組織調查,54個非洲國家中有36個視同性戀違法,且蘇丹、奈及利亞及茅利塔尼亞將處以死刑,獅子山共和國、坦尚尼亞和烏干達處無期徒刑,整個非洲只有南非同性婚姻合法化,顯示非洲的同志平權仍有一段長路要走。
相關LGBT文章延伸閱讀:
【不敢高舉的六色彩虹旗】https://goo.gl/Gwn1QA
【從黑白的彩虹開始】https://goo.gl/c5GQZ5
文章參考來源:http://goo.gl/XnQPbphttp://goo.gl/KGLKq7
圖片來源:http://goo.gl/KGLKq7



2015年7月1日 星期三

地中海難民到達歐洲後真的就有希望了嗎?看看各國怎麼說

蔚藍的地中海,在你的想像中是什麼樣子?這個世紀,地中海已經變成了「死亡之海」,海上難民的墳場。
橫渡地中海的非法移民裡,已有3500名罹難;而今年目前為止,死亡人數達1800人。歐盟官員宣稱,橫渡地中海的難民正進行「世界上最致命的越境行為」。的確,難民的問題就如野火燎原般,是歐洲國家目前急須迫切解決的問題。
歐盟於5/27公布難民配給計畫,歐盟執委會要求會員國接收來自中東及非洲的40,000名難民。其中,24,000名在義大利,16,000名在希臘的難民,將個別安置於各個成員國,舒緩這兩國的經濟壓力。新政策宣布,將由布魯塞爾政府提供每位難民6000歐元的補助,此措施將持續2年。
但這項政策屢遭會員國抵制,包括德、法、英、西班牙、匈牙利及中、東歐國家都對這項政策抱遲疑態度。如果這項政策實施的話,難民就能在歐洲免護照的申根區自由移動,如此一來,便無從得知他們進出地點為何。
先來看看最多最多難民前往的義大利:2014年至今,有超過20萬的難民前往義大利,義大利政府每個月花9百萬歐元在救難艇上,讓當地人越來越不滿。他們認為,政府的錢都被難民拿走,也帶給整個社會沉重負擔。
德國、瑞典、匈牙利是最多難民申請庇護的國家,德國光是過去12個月來,就有約20萬的人想申請政治庇護。但這次的難民配額中,德國仍是接受最多難民的國家(12,000人),加上境內的已有最多政治庇護難民,自然無法承受。
法國總統歐蘭德表示,歐盟的難民配給政策讓人難以贊同:「難民的配給是不可能的,因為我們對外國移民的出入境自有一套管制。」英國、愛爾蘭的政府發言人表示,雖然他們無意加入歐盟這次的行動,但還是會依照國家法規收容一些難民。
西班牙外交部長José Manuel García-Margallo也拒絕歐盟這項計畫,表示國內高漲的失業率(23%)亟待解決,沒有時間處理、收容那些難民。「就算收留他們,但無法提供他們工作,我不認為這是個好方法。」
隻身飄洋過海的難民,沒錢、沒親人、不會講當地語言,要找工作可說是困難重重。有的難民來歐洲已經兩個月,卻還是只能睡在街上,就算登記為政治庇護,卻也沒人看管,終日在街頭遊蕩。
難民們為躲避家園的戰亂、暴動,來歐洲找尋美好未來,但目前為止,他們所得到的僅是增長的敵意與無法在他鄉自立謀生的窘境。
‪#‎地中海難民‬ ‪#‎歐盟‬ ‪#‎難民配己計畫‬ ‪#‎政治庇護‬ ‪#‎死亡之海‬
Lightening Dark 文章延伸閱讀:
【非議】非洲難民在歐洲的處境
https://goo.gl/uQtrtX
【我,黑色汙點-來自厄立垂亞移民的獨白】
https://goo.gl/H0xlPx